近日,某二手车电商平台公布了上亿美金的融资信息,在这个疫情笼罩下的至暗时刻,能够融到钱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一件事情啊。
当然,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没有绯闻的明星不是明星。业内也传出一些流言蜚语,此次融资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融资,而是老股东的最后一次输血,救命钱。
突然想到前段时间,投资圈的一个哥们儿写的段子,大概意思是这样的:
你借给老潘10块钱,老潘还想再借10块钱吃碗面,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一定再借给老潘了,想着大不了之前的10块钱也不要了,以后再也不搭理老潘了。但如果你已经借了100000块给老潘,老潘还想再借10块钱吃碗面,否则就要饿死了,这个时候我想你怎么着也会给老潘10块钱吃碗面,因为老潘饿死了你之前的100000块也就打水漂了。。。
甭管怎么说,能拿到钱的就是好样的,毕竟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继续讲故事。
我们都希望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好。
今天早上,又听闻某二手车电商平台的cto,听说是it圈某领域的顶尖技术大牛已经确定离职了。
身在行业超10年了,刚好是互联网在二手车行业飞速发展的10年。严格来说,这句话表达的不算恰当,应该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10年,刚好让二手车行业赶上了这波热潮。
资本就像一只无形的手,尽情的推波助澜,在二手车插上互联网翅膀的道路上,功不可没。
互联网给二手车行业带来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,但却并没有产生任何颠覆性的变革。换句不好听的话,互联网在二手车交易场景中的应用仅仅是优化了某些交易流程,仅此而已。
“互联网 二手车”的各种概念一直被无限放大,实际上互联网技术在二手车行业的应用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。尤其是面对二手车复杂的交易链条,互联网技术根本无法解决所有问题。
一车一况一时一地一价格,一城一市一政策;技术驱动二手车?忽悠投资没话说。
1、人工智能车辆检测。我记得这是17年某公司靠这个噱头拿到了7000万,第二年还没有结束,项目就夭折了。
做过的人都知道,拥有一套好用的检测系统非常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使用这套系统的人,也就是评估师的专业技能。难道智能检测系统不需要人操作?为什么还要招聘上万名的评估师?想着用it技术来颠覆检测,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多培养几个专业技能过硬的靠谱评估师,这个让我想起了验车帮的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的文化,做有温度的手艺人,所以人才是二手车检测评估的终极利器!
2、智能二手车定价。完全的凭借线上的估值模型来给二手车估价,注定了是要交学费的。老潘听说早几年就有某二手车电商平台花了1个亿来收车,车单价10万元左右,差不多1000台车的规模,完全依靠系统定价,结果赔的一塌糊涂。想要用估值模型在真实的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定价,恐怕也只有投资人会信吧。二手车估值的意义在于给使用者(评估师或者消费者)参考,而并非在于绝对定价。
二手车从业者都知道,影响二手车的价格有很多方面的因素,二手车价格也并不是靠计算出来的,说到底靠统计,也就是你在市场随行就市。
3、精准二手车用户画像。淘宝、京东这样的购物平台说用户画像我觉得可信,毕竟浏览记录和购买记录等维度比较多,都可以作为画像参数,最重要的是这些平台的商品品类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便于用模型做精确的计算。比如穿burberry衬衫、系lv腰带、穿prada皮鞋的人,根据用户画像逻辑,推断其内裤很可能是amani的,不管准不准,这个逻辑还是通的。
你一个卖二手车的网站,商品品类就是二手车,无非就是品牌、车型、车龄、价格等这些参数,况且一个人一生能买几次二手车呢?绝对是大宗低频消费,买完车可能n多年都不会再上你家网站,仅凭这点数据就能画出精准的用户画像?太埋汰做用户画像的数据分析师了,脑洞大开。
……
踏踏实实做点事儿是可以的,故事吹的太大就不好收场了!
大数据这个词汇,个人理解,大是一种计算能力,然后才是数据,有计算能力的公司确有许多,而拥有数据的却寥寥无几,算法改变不了二手车行业,我只能说it技术大牛在二手车行业,太难了~